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首发

网络首发

深共晶溶剂捕集CO2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25-08-26 修回日期:2025-09-05 接受日期:2025-09-10

DOI:10.20078/j.eep.20250905

摘要:深共晶溶剂(DESs)具有低挥发性、高热稳定性及结构可设计等优点,是一类极具潜力的碳捕集吸收剂。阐述了DESs的分子结构,以及吸收温度、CO2分压和水含量对其碳捕集性能的影响机制。物理型DESs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协同作用,实现CO2可逆物理... 展开+
摘要:深共晶溶剂(DESs)具有低挥发性、高热稳定性及结构可设计等优点,是一类极具潜力的碳捕集吸收剂。阐述了DESs的分子结构,以及吸收温度、CO2分压和水含量对其碳捕集性能的影响机制。物理型DESs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协同作用,实现CO2可逆物理吸收,再生能耗低,但依赖加压条件,可进一步与多孔载体或膜技术复合构建高性能材料体系;胺基功能化型DESs通过化学吸收提升低CO2分压下的碳捕集能力,但存在黏度高的挑战,可通过引入氢键调控剂、增加空间位阻及调控反应产物结构等策略降低体系的黏度;超强碱衍生型DESs,利用胍/脒类超强碱活化氢键供体(HBD)生成高活性阴离子,实现高效CO2吸收,但存在毒性风险,需在性能优化与生物相容性间寻求平衡;离子液体型DESs兼具离子液体与DESs的优势,实现降黏增效,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合成路径并降低吸收剂成本。最后,提出了DESs面临的关键挑战,需构建从DESs结构到CO2捕集性能的构效关系模型,建立综合DESs物性数据库,开发基于DESs关键结构参数的机器学习辅助设计方法,构建多维度评估体系,并探索混合技术与过程强化策略,为不同类型DESs在CO2捕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收起-

作者:

  • 刘超
  • 傅轩昂
  • 周作明
  • 吕碧洪
  • 荆国华*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 超(1999—),男,安徽安庆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二氧化碳捕集。E-mail:1421419358@qq.com
*通讯作者:荆国华(1975—),女,湖南龙山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控制、新型二氧化碳捕集技术。E-mail:zhoujing@hqu.edu.cn

单位

  • 华侨大学 化工学院 厦门市陆源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字

  • CO2捕集
  • 吸收剂
  • 深共晶溶剂
  • 结构设计
  • 反应路径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278168,22276064)

引用格式

刘超, 傅轩昂, 周作明, 吕碧洪, 荆国华. 深共晶溶剂捕集CO2的研究进展[J/OL]. 能源环境保护: 1-14[2025-09-18]. https://doi.org/10.20078/j.eep.20250905.

LIU Chao, FU Xuanang, ZHOU Zuoming, LYU Bihong, JING Guohua. Advances in Deep Eutectic Solvents for CO2 Capture[J/OL].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14[2025-09-18]. https://doi.org/10.20078/j.eep.20250905.

相关论文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拱秀路288号煤科大厦
邮编:311201
编辑部电话:0571-82989702;19558121964
编辑部邮箱:office@eep1987.com
网站版权©《能源环境保护》编辑部  浙ICP备0600090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