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首发

网络首发

eAnMBR-PN/A集成工艺脱氮效能优化:模型构建与微生物互作机制

收稿日期:2025-04-30 修回日期:2025-06-22 接受日期:2025-06-24

DOI:10.20078/j.eep.20250702

摘要:针对传统脱氮工艺能耗高、碳源依赖性强及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本研究提出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eAnMBR)与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工艺进行耦合,构建基于AQUASIM 2.0平台的多底物动力学模型,系统探究氧负荷与碳氮比对脱氮效能及微... 展开+
摘要:针对传统脱氮工艺能耗高、碳源依赖性强及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本研究提出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eAnMBR)与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工艺进行耦合,构建基于AQUASIM 2.0平台的多底物动力学模型,系统探究氧负荷与碳氮比对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该模型涵盖氨氧化菌(AOB)、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厌氧氨氧化菌(AnAOB)及异养菌(HB)等12种组分,引入亚硝酸盐抑制因子以优化AnAOB的代谢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当氧气表面负荷为0.12~0.14 g/(m3·d)时,系统总氮(TN)去除率达峰值64.45%,生物膜内AnAOB相对丰度最高;而当氧气表面负荷≥0.16 g/(m3·d)时,溶解氧抑制AnAOB活性,促进NOB增殖,导致硝酸盐积累。碳氮比(C/N)调控研究显示,在低进水NH4+浓度(<35 g/m3)时,提升C/N可通过强化HB的反硝化作用来提高TN去除率;而在高NH4+浓度(≥35 g/m3)时,则需维持低C/N(<2.0)以避免HB对AnAOB功能的竞争性抑制。研究表明,eAnMBR-PN/A工艺通过优化氧传递与底物分配,可实现低C/N市政污水的高效脱氮,为污水处理厂低碳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路径。  收起-

作者:

  • 严樟1
  • 曾武强1
  • 唐毅1,2
  • 潘建新1
  • 陈金凤1
  • 蒋柱武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严 樟(1989—),男,福建福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E-mail:yanzhang@fjut.edu.cn
通讯作者:蒋柱武(1974—),男,湖南永州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质保障与再生利用。E-mail:Jiangzhuwu@126.com

单位

  • 1.福建理工大学 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 2.华能福建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关键字

  • eAnMBRPNA耦合工艺
  • 多底物动力学模型
  • 氧负荷碳氮比调控
  • 市政污水处理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400072); 福建省财政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GY-Z23273); 福建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GY-Z23204);

引用格式

严樟, 曾武强, 唐毅, 潘建新, 陈金凤, 蒋柱武. eAnMBR-PN/A集成工艺脱氮效能优化:模型构建与微生物互作机制[J/OL]. 能源环境保护: 1-9[2025-07-24]. https://doi.org/10.20078/j.eep.20250702.

YAN Zhang, ZENG Wuqiang, TANG Yi, PAN Jianxin, CHEN Jinfeng, JIANG Zhuwu. Optimization of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in eAnMBR-PN/A Integrated Process: Model Development and Microbial Interaction Mechanisms[J/OL].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9[2025-07-24]. https://doi.org/10.20078/j.eep.20250702.

相关论文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拱秀路288号煤科大厦
邮编:311201
编辑部电话:0571-82989702;19558121964
编辑部邮箱:office@eep1987.com
网站版权©《能源环境保护》编辑部  浙ICP备0600090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