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首发

网络首发

锂矿石冶炼渣关键金属提取与高值化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25-08-29 修回日期:2025-10-29 接受日期:2025-10-31

DOI:10.20078/j.eep.20251104

摘要:锂矿冶炼渣是当前火法-湿法提锂主流工艺中产生的主要大宗固体副产物。围绕其高效资源化与高值化利用的技术研究,对降低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保障新能源产业链安全稳定运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至关重要。目前,相关研究已采用火法-湿法联用、碱焙烧等多种技... 展开+
摘要:锂矿冶炼渣是当前火法-湿法提锂主流工艺中产生的主要大宗固体副产物。围绕其高效资源化与高值化利用的技术研究,对降低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保障新能源产业链安全稳定运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至关重要。目前,相关研究已采用火法-湿法联用、碱焙烧等多种技术,以增强锂的浸出动力学,并实现铷、铯、铝等伴生战略金属的协同回收。同时,锂矿冶炼渣在制备高性能三元地聚合物、水泥及分子筛等高附加值材料方面也展现出潜力,但仍存在锂回收率不高、战略金属回收率低、产品附加值有限及相关标准体系不健全等关键瓶颈问题。为此,系统分析了锂冶炼渣的化学组成、赋存形态等关键物化特性,综述了锂、铷、铯等有价金属的浸出、选择性吸附及电化学回收等主流回收技术,并总结了其在制备三元地聚合物、水泥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以源头减量–过程低碳–末端高值为核心的可持续技术路径,着重从快速活化、多组分选择性分离及全流程系统集成等技术与机理方面,为锂矿冶炼渣的绿色循环利用和高值化技术开发提供借鉴。 收起-

作者:

  • 王振州1,2,3
  • 游延峰2
  • 丁超阁2
  • 何承瑞3
  • 姚丽4
  • 刘添5
  • 魏冬冬4
  • 陈素华3
  • 杨利明2,*
  • 罗旭彪2,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王振州(1998—),男,辽宁鞍山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废资源化与金属提取。E-mail:wzz_911@126.com
通讯作者:杨利明(1989—),男,安徽安庆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固废治理与资源化。E-mail:yangliming0809185@126.com
罗旭彪(1977—),男,湖南郴州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固废治理与资源化。E-mail:luoxubiao@126.com

单位

  • 1.江西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2.井冈山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 3.南昌航空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4.江西九岭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 5.合肥工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字

  • 锂矿冶炼渣
  • 锂提取
  • 资源化
  • 高值化
  • 胶凝材料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先导专项资助(XDC02301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4YFC3909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24A20194)

引用格式

王振州, 游延峰, 丁超阁, 何承瑞, 姚丽, 刘添, 魏冬冬, 陈素华, 杨利明, 罗旭彪. 锂矿石冶炼渣关键金属提取与高值化研究进展[J/OL]. 能源环境保护: 1-12[2025-11-20]. https://doi.org/10.20078/j.eep.20251104.

WANG Zhenzhou, YOU Yanfeng, DING Chaoge, HE Chengrui, YAO Li, LIU Tian, WEI Dongdong, CHEN Suhua, YANG Liming, LUO Xubiao. Research Progress on Key Metal Extraction and High-Value Utilization of Lithium Ore Smelting Slag[J/OL].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12[2025-11-20]. https://doi.org/10.20078/j.eep.20251104.

相关论文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拱秀路288号煤科大厦
邮编:311201
编辑部电话:0571-82989702;19558121964
编辑部邮箱:office@eep1987.com
网站版权©《能源环境保护》编辑部  浙ICP备0600090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