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首发

网络首发

抗抑郁药物水体污染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24-12-08 修回日期:2025-01-15 接受日期:2025-01-18

DOI:10.20078/j.eep.20250111

摘要:随着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环境中的广泛使用,其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日益显著,抗抑郁药物因其高检测频率和持久性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针对水体中抗抑郁药物污染的控制和去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处理技术。系统综述了... 展开+
摘要:

随着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环境中的广泛使用,其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日益显著,抗抑郁药物因其高检测频率和持久性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针对水体中抗抑郁药物污染的控制和去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处理技术。系统综述了抗抑郁药物在环境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生态毒性,重点分析了常规水处理工艺的不足与高级氧化技术(AOPs)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UV/氯联合高级氧化工艺的应用潜力。综述发现,抗抑郁药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效率较低,通过吸附、生物降解或光降解等途径仅能部分去除,而传统水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和臭氧氧化存在去除率低、副产物生成等问题。高级氧化技术通过产生高活性羟基自由基(·OH)和氯基自由基(·Cl)实现高效降解,显示出显著优势。其中,UV/氯工艺凭借高效性和经济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该工艺对典型抗抑郁药物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并能有效减少二次污染,但其在复杂水质条件下的适应性仍需进一步研究。梳理了UV/氯工艺的反应机理、自由基生成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了现有研究的技术瓶颈和改进方向,并提出了通过优化工艺参数、联合生物处理及拓展实际应用场景的建议,为饮用水处理和污水处理新型污染物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收起-

作者:

  • 李献众
  • 赵文雅
  • 于鑫*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献众(1998—),男,江西宜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饮用水中微生物的去除。E-mail:1003552697@qq.com
通讯作者:于鑫(1973—),男,辽宁抚顺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处理技术与水质安全。E-mail:xyu@xmu.edu.cn

单位

  • 厦门大学 环境与生态学院

关键字

  • 水处理技术
  • 高级氧化技术
  • UV氯工艺
  • 抗抑郁药物
  • 新污染物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005206)

引用格式

李献众, 赵文雅, 于鑫. 抗抑郁药物水体污染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OL]. 能源环境保护: 1-13[2025-02-13]. https://doi.org/10.20078/j.eep.20250111.

LI Xianzhong, ZHAO Wenya, YU Xin.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Antidepressant Contamination of Water Bodie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ies[J/OL].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13[2025-02-13]. https://doi.org/10.20078/j.eep.20250111.


相关论文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拱秀路288号煤科大厦
邮编:311201
编辑部电话:0571-82989702;19558121964
编辑部邮箱:office@eep1987.com
网站版权©《能源环境保护》编辑部  浙ICP备0600090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