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首发

网络首发

碳中和背景下钢厂煤气资源化发展分析与前景

收稿日期:2024-12-10 修回日期:2025-03-14 接受日期:2025-04-17

DOI:10.20078/j.eep.20250408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和化工生产国,其生产原料高度依赖煤炭资源。受能源资源禀赋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推广电弧炉生产技术。目前,传统的高炉-转炉工艺仍占主导地位,该工艺具有能源结构高碳化、粗钢产量大、碳排放机理复杂等特点,并伴生... 展开+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和化工生产国,其生产原料高度依赖煤炭资源。受能源资源禀赋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推广电弧炉生产技术。目前,传统的高炉-转炉工艺仍占主导地位,该工艺具有能源结构高碳化、粗钢产量大、碳排放机理复杂等特点,并伴生以碳、氢为主要成分的钢厂煤气,包括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然而,目前钢厂煤气主要作为燃料使用,能量转换效率较低,未能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实际上,钢厂煤气中的H2、CO、CO2、CH4等成分是化工生产的主要载碳、载氢原料。通过有效回收和利用富余钢厂煤气生产化工产品,能够实现钢铁与化工行业协同降耗,推动低碳减排和绿色发展。基于我国能源结构的实际情况,结合钢铁和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钢厂煤气的产生与利用情况,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了钢厂煤气合成化工产品的现状与发展潜力,并提出了加快钢化联产发展的建议。从长远来看,我国钢铁行业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依托氢冶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先进技术,同时需要制度变革和政策的支持。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加强跨界思维与跨行业协作,以推动钢铁和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收起-

作者:

  • 左慧琮1,2
  • 江磊1,2
  • 李丹阳1,2
  • 王华1,2
  • 李孔斋1,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左慧琮(1997—),男,河北人邢台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催化。E-mail:402467081@qq.com
*通讯作者:李孔斋(1981—),男,河南平顶山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冶金过程炉气/烟气碳氢气体资源化利用和能源催化。E-mail:kongzhai.li@foxmail.com

单位

  • 1.昆明理工大学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 2.昆明理工大学 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字

  • 钢厂煤气
  • 钢化联产
  • 碳减排
  • 资源化
  • 双碳目标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4279,52266008)

引用格式

左慧琮, 江磊, 李丹阳, 王华, 李孔斋. 碳中和背景下钢厂煤气资源化发展分析与前景[J/OL]. 能源环境保护: 1-14[2025-04-28]. https://doi.org/10.20078/j.eep.20250408.

ZUO Huicong, JIANG Lei, LI Danyang, WANG Hua, LI Kongzhai. Analyses and Prospects of Steel Mill Gas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Under Carbon Neutrality Background[J/OL].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14[2025-04-28]. https://doi.org/10.20078/j.eep.20250408.

ZUO Huicong, JIANG Lei, LI Danyang, WANG Hua, LI Kongzhai. Analyses and Prospects of Steel Mill Gas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Under Carbon Neutrality Background[J/OL].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14[2025-04-28]. https://doi.org/10.20078/j.eep.20250408.

相关论文

网站版权©《能源环境保护》编辑部  浙ICP备0600090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