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2024 > 03

论文

CO_2转化技术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

收稿日期:2024-01-08 修回日期:2024-01-30 刊出日期:2024-06-12

DOI:10.20078/j.eep.20240206

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 2024年03期

    摘要:2022年全球CO_2排放量约为360.7亿t,仅2.3亿tCO_2被捕获并利用,占比仅为0.64%。为了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CO_2排放量需降至50亿t,CO_2利用总量需达到12亿t,其利用占比将增至24%,提高CO_2利用水平... 展开+
    摘要:

    2022年全球CO_2排放量约为360.7亿t,仅2.3亿tCO_2被捕获并利用,占比仅为0.64%。为了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CO_2排放量需降至50亿t,CO_2利用总量需达到12亿t,其利用占比将增至24%,提高CO_2利用水平迫在眉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已经成为减少CO_2排放、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最具潜力的技术选择之一,通过不同的技术路径将捕集的CO_2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但不同的转化技术对于CO_2减排的潜在贡献仍存在不确定性。对近年来CO_2转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聚焦于3种具有代表性的CO_2转化路径和产品,并结合工业应用案例,对不同技术路径和不同产品的环境影响和技术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CO_2的碳酸化、利用CO_2生产聚合物产品等路径具有较高的碳负排放潜力,对于减少总体CO_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收起-

    作者:

    • 杨刚1,2,3
    • 汪晨曦1,2,3
    • 罗春林1,2,3
    • 郭泽宇1,2,3
    • 刘敏1,2,3
    • 张洪雷1,2,3
    • 徐梦侠1,2,3
    • 吴韬1,2,3,*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杨刚(1989—),男,安徽舒城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燃煤污染物治理。E-mail:gang.yang@nottingham.edu.cn
    通讯作者:吴韬(1970—),男,湖南湘西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化工。E-mail:tao.wu@nottingham.edu.cn

    单位

    • 1. 宁波诺丁汉大学
    • 2. 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
    • 3. 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字

    • CCUS
    • CO2利用技术
    • 全生命周期评价
    • 碳负排放

    基金项目

    宁波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22R015);浙江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22C03030)

    引用格式

    杨刚, 汪晨曦, 罗春林, 等. CO_2转化技术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J]. 能源环境保护, 2024, 38(3): 13-22.

    YANG Gang, WANG Chenxi, LUO Chunlin, et al.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CO_2 utiliz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J].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4, 38(3): 13-22.

    相关论文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拱秀路288号煤科大厦
    邮编:311201
    编辑部电话:0571-82989702;19558121964
    编辑部邮箱:office@eep1987.com
    网站版权©《能源环境保护》编辑部  浙ICP备06000902号-4